Quantcast
Channel: 社會群體 – PanSci 泛科學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72

要打破性別差異,先從消除刻板印象開始吧!|遠哲文創科學探究競賽

$
0
0
  • 本文為作者受遠哲基金會之邀所撰寫之文章。

因應近年來強調的「科學探究」與「跨領域」理念,遠哲基金會在去年舉辦了第一屆的「遠哲文創科學探究競賽」,鼓勵高中生以寫作、漫畫、影片這些多元形式,記下一段屬於自己的科學探究歷程。這樣的跨域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發揮創意,還可以邀請更多原本不一定對科學那麼有興趣,但熱愛創作的青少年參與。

比賽結束後,我們也從參賽者數據中發現了很有趣的現象:有別於過去科學類競賽多呈現陽盛陰衰的現象,遠哲文創科學探究競賽不僅男女比例拉近,參加的女同學人數更是男同學的 1.2 倍之多。進一步再看各個類別,發現除了短片組是男生比例高於女生,其他兩組也都是女生較多。以參賽最踴躍的寫作組為例,總計有 220 位同學參賽,其中有 61% 是女同學。

遠哲文創科學探究競賽活動照片/ 作者提供。

這樣的數據告訴我們,結合了文學創作與科學的文創科學探究競賽,不僅能讓參賽者有機會從事科學探究,將探究後的結果有邏輯的梳理成一篇文章或一部影片,更重要的是,它成功的鼓勵到更多的女同學接觸科學。

真的是女生擅長文史,男生擅長理工嗎?

不只限於台灣,全世界許多國家也都有「女生文組男生理組」的性別刻板印象。然而,近年來有許多研究發現,數理天賦並沒有因為性別而有所差異,相反的,刻板印象的威脅,很可能正是女性數理學習之路上的阻礙。

關於刻板印象威脅,有一個很經典的研究案例,是在 1999 年,心理學家史東 (J. Stone) 在普林斯頓大學找了一群大學生打 10 洞高爾夫球。打球之前,他告訴其中某些白人學生 「這是為了評量你們的運動天份。」

結果,比起其他沒被告知的學生,這群被「下咒」的白人學生表現比較差,平均多花 3 桿。有趣的是,這個咒語對黑人學生沒效,不管有沒有聽到,他們都能維持 23 桿左右,一般大學生打 10 洞的平均水準。可是,如果今天咒語換成「這是為了評量你們的運動策略智能 (sport intelligence)。」黑人學生的表現頓時落後。這就是刻板印象威脅,它會帶來無形的心理壓力。

高爾夫球實驗,顯示刻板印象的威脅,會讓受試者帶來無形的心理壓力。圖/Pexels

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安巴蒂 (N. Ambady) 則在一場實驗證明了性別刻板印象對數學的影響。實驗中,她找亞裔女大學生考數學,她們是一群雙重刻板印象加身的特殊族群:數學通常比較好的亞洲人;數學通常比較不好的女性。這群亞裔女大學生在考試前被要求填寫不同版本的問卷,一個版本是在喚醒她們的性別身分,另一個版本則是要強化他們的亞洲人背景。

結果真的如預期所想像的,填寫各版本的問卷後,亞裔女學生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表現。沒被提醒身分的女同學們,考試的答對率是 49%;被提醒是女性的女同學,答對率只有 43%;被提醒是亞裔的女同學,答對率達到 54%。 數學好與數學不好的兩種刻板印象加身後,答對率竟然差到 11%。

從以上的實驗我們可以發現,努力消除刻板印象,既能鼓勵更多女性參與數理科學的研究或相關工作,同時,更能幫助她們的學習之路走得更順暢。該怎麼做呢,或許透過「遠哲文創科學探究競賽」,我們已經找到其中一項重要的方法了。

遠哲文創科學探究競賽活動照片/ 作者提供。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72

Trending Articles